Wednesday, June 16, 2010

移民加拿大大陆食品厂厂长 对比中加食品

移民加拿大大陆食品厂厂长 对比中加食品









分享家打印版 阿波罗新闻网2008-10-11讯】  











 

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出口商品被发现有严重的安全质量问题,中国的产品问题已经成为了世界的焦点话题。记者日前采访了一位十
年前从中国大陆的南方省份云南移民到多伦多的施杰慎(谐音)先生,他是八○年代中国第一批下海做食品乡镇企业的厂长,在中国的食品行业中奋斗了十几个年
头。九七年移民加拿大后又曾经在加拿大安省Oakville市的一家南方美食公司(South Fine
Food)工作了四年,他告诉记者,出国后他基本不买从大陆進口来的食品,而只买台湾或香港出产的制成品。

葡萄干熏白了烤腰果


一见面,施先生就滔滔不绝的讲起了自己在食品行业近二十年来的见闻:我到国外来后,国产出口的食品我基本是不信任
的,以前在国内我也从不给孩子买各类酸奶果奶制品,不论厂家和品牌我都不信任。哪怕是中外合资企业我也不信任,到加拿大后我也基本不买国内来的食品。


前两个月家人买了包国产的葡萄干,本来这种经天然风干的自然食品应该没问题了吧。十年了,我脑子里绷着的弦也放松
了。但有一天,我很无意的把这包吃了一半的葡萄干倒進了装着一些还没有吃完的美国产的烤腰果的盒子里,放進一夜之后,我发现原来淡黄色的腰果变成了净白色
的了,而且是从里白到外。我建议大家都可以在家做做这个试验,我一下反应过来,这种葡萄干的硫含量高到惊人的地步,因为硫就是起到熏掉不好看的颜色的作
用。


我一下醒悟过来,这些葡萄干的制作不是真正的通过自然风干,而是大规模工业生产的,要先做硬化处理,要使用大量的焦
亚硫酸纳或柠檬酸,这些酸是也分工业级和食品级,差价很大,完全看生产厂家的良心。如果固化后的葡萄没有彻底漂洗干净,就会残留太多硫、酸,对人体非常有
害。其实这种葡萄干和真正自然风干的葡萄干在口感上是有区别的。


再比如国内食品厂做桃子罐头,要先淋硷去皮,很多厂用的是工业烧硷,内涵大量的硫和铅等致癌物,还有淋硷机本来应该
是用不锈钢来做,但国内大部分不是,是用铸铁做的,淋硷后生锈很厉害,每年做一次桃罐头,为了明年还用这个机器,就用汽车废油加工业蜡刷在机器上防锈,等
第二年用的时候用烫水冲洗一下就又接着用。淋硷后的桃子应该用大量的清水去锈的污染、烧硷的污染,还有硬化处理、固色等加入的柠檬酸、焦亚硫酸纳等,这都
需要大量的漂洗,但由于水的缺乏,和工厂要考虑成本和竞争,都不做多次漂洗,都是随便漂一两道,就進入生产。还有应该测水的酸硷度等,但根本就没有人这样
做,


国内的食品大多大量的滥用食品防腐剂,如果是国营单位,可能还会按照真的国家规定的食品生产级的标准去進货,但是一
般的乡镇企业和个体就没有保证,问题是现在大家为了追求利润,所以即使是国营企业,他们也不能保证進的是食品级的防腐剂,因为食品级的防腐剂的单价和工业
用的单价悬殊非常的大。


国产的甚么银耳等产品,也是用硫黄来熏,使其很白很好看,但对身体都是有害的,但因为这类食品不象假酒会吃死人,所
以在国内是非常普遍的,大家对这类商品都很习以为常。


国内和加拿大的食品业有天壤之别


施先生表示国内和加拿大这里的食品加工厂的差距大到无法形容的地步:我刚来的时候有朋友说,我也可以考虑来加拿大办
食品厂,因为这里的市场上也有白醋等卖,但如果我用自己在国内生产的方法来这里生产,那就是犯罪了,连中国的很多制药厂的生产环境也根本无法和这边的食品
厂相比。


我在的南方美食公司,专门有一间办公室,是属于安省政府的卫生检查部门的,政府检查人员要专门在里面做现场的测验和
报告,有人要定点来监督,如果这家厂的产品出现了任何问题,这个政府的工作人员也要承担责任。这边的人也不作假,老板也不在旁边看着你。我介绍一个朋友到
食品厂,有一箱鸡翅膀掉在地上,是有塑料袋包装着的,他是新人不在意,就还是把塑料袋里的鸡翅膀当原料用了,因此他被老板解雇了。我当时都想不通,这在中
国很正常的,有塑料袋包着也没直接沾灰,可是也不行。这里的管理严格到我无法理解的程度。比如这里食品厂的质量检查员,他每天的工作非常的忙,根本无法偷
懒,他必须定时周期的不断检查各道工序的温度、加工时间,半成品到成品的质量,不断的签字,并随时调整各工序的加工时间等,如果这批产品出了问题,就会被
追究责任,甚至是法律责任。


食品厂的所有设备是不锈钢的,每天由专业的清洗公司在夜里彻底清洗干净。有时如果早上开工前,发现屋顶还有因清洗而
留下的水气珠,就不能开工,必须先清理屋顶上水珠后才能开工。因为怕有细菌在水珠里。这在中国是根本不可能的,两边的管理差距太大。


而且两边的设备差距也是非常的大,这边流水线的设备全不锈钢,非常的安全、干净。再比如食品厂的衣服不能自己带走,
每天下班后有专业的服装清洗公司来收,每天按食品卫生要求洗好,每天上班用的都是新洗好的衣服。一次性手套,质量检验员永远不允许看到工人手的皮肤,否则
经理看到了,检验员就会丢饭碗。


施先生给我们对比了在中国糕点厂的见闻:那时也是工作关系能看到他们的生产车间,那是一家吉庆祥的工厂,他们专门有
地方堆积回收糕点,因为糕点厂自己有很多销售店,过期食品一律回收,堆够数量后又整体回炉加工,很多糕点发霉变质很严重,看了非常的触目惊心,但主任说如
果倒掉就会损失钱,所以在加入一部分新的原料后在加工成一种叫"耳朵饼"的糕点出售,由于价格相对很低廉,当时就是6分钱一片,所以厂家介绍,这种饼在学
校附近卖给学生最受欢迎。


当然也有质量相对好的产品,比如重油蛋糕就是用新料做的。但他也看见有时鸡蛋流的到处都是,包括地上也有,工人就用
干面粉拨上去,把其收集起来做糕点,包括流在地上的鸡蛋:
这些都是十年十几年前的事了,但十几年后,在海外又看到了南京糕点厂如何用头年的月饼重
新加工新月饼的报道,其实这有甚么,这些事我们十多年前就都司空见惯的了,当时我看到了也只是觉得就是那样的,没有更多的想法,反正大家都是吃这些东西,
大家也觉得很正常。


加拿大标准无法在中国实现


施先生可以说是食品业方面的专家了,但他表示如果今天让他回去中国,按加拿大的标准来管理食品企业,他是无法实现
的:这是一种体制的问题,不管有多大的本事也无法施展,国内的不正当竞争,法制不健全、有法不依、执法犯法等一大堆的问题,我的食品做的再好,也得不到保
护。现在国内食品厂家,99%的做宣传都不敢把镜头对着自己的生产线和加工场地,都是对准包装,以前云南有个五矿公司投资了一个很好的食品厂,饮料生产
线,漂亮的厂房,二亿多投资,很符合国际标准的,但那样的厂就是因为成本高,没有竞争力早就垮掉了。


国家是有法规,有些法规有了几十年了,但都是纸上谈兵,现实没有按其执行的。而且要命的是立法者很多在做违法的事,
而且他们就立些含意模糊的法规,好便于他们自己开脱和得利。执法的人也是用法来做交易。


很多监管食品行业的人更本不懂食品的加工和生产条件要求。他们负责发食品营业许可,但很多管理太不细致,而且上有政
策下有对策,特别是厂家和食品管理部门间都有利益关系的。以前主管我们的人没事就来厂里转转,拿产品等,当然他们也给我们通风报信。目前国际上都在说中共
产品的问题,中共政府是会在出口产品的管理上加强,但整个中国食品业的现状就是这样一个状态,起点就很低,出口商品的要求会高一些,那也是和国内的标准
比,但和西方的标准比起来还是太低太低了。


施先生认为,他虽然出国已经十年,但对十年前的经历实在是印象深刻,十年后他个人认为在中国现在的体制下不会有大的
改变:我们以前面临的甚么几省几市的卫生大检查,那都是表面文章,只要让检查团的吃好喝好就行,他们装模作样的提点改進意见就完了,共产党就是这样,你比
如说明年要搞奥运,他们可以拿出几十上百元去做最漂亮的垃圾桶,也可以用甚至是上万上百万盆的花,把最藏的地方打扮成最漂亮的地方,实际就是造假,但你看
看后面的真相,真是惨不忍睹。


唐人街的辣椒油真便宜


施先生以现在多伦多很多华人超市里都卖着的某种品牌的"辣椒油"举例:比如说油,以我们现在生活在海外,我们这样来
算,油按照现在国内的价格,就算是人民币
10元一公斤,以500克的"XX"辣椒油来算,200克的油,算5块一公斤的辣椒面200克,加起来成本就已经是6块钱,加上盖子,瓶子、商标和包装纸
箱等,不算人工成本就至少是7快,但在国内的批发市场上,不用7块就可以卖到这种辣椒油,如果出厂价是五块,他们得怎么才能降低成本?我希望你们能到国内
做做调查,把这些成本算算就明白了。


即使是国营企业,他们会选择买一万元一吨的油,还是四千、五千一吨的呢?有很多所谓的油脂化工厂,他们的油的来源是
非常可疑的。我们在国内经常能看到有的人骑着自行车,后面挂着两只油浸浸的桶,都是到饭馆、医院等地收集的泔水油或地沟油,一些这样的油回收到油脂化工
厂,经过重新加工,高温处理,对新油再卖给餐馆、食品厂,价格低廉很多。


他一再建议我们的媒体要到各食品加工厂去看看那些生产环境,并且请他们随手拿一个产品算算其成本价:有些成本是无法
压缩的,如包装、商标运输等,但里面的食品内涵物的来源就很值得研究。我们现在讲的是完全不考虑人工的情况,也就是说即使是一分钱人工没有,仅仅是原材料
的成本价都可以找出大问题来。


施先生认为,前一阵在全球闹的很热闹的纸包子事件是完全可能真实存在的:因为纸包子还没有把人吃死掉,以前假酒把人
吃死掉的事发生了很多很多,最早是在贵州、四川等地假酒吃死人,最大的一次是云南省会泽县,一次假酒至死35个人,可政府说甚么要整顿,也没有甚么官员被
撤职,只是制假的某个人被抓了,但后面还是不断的有人做,因为政府根本没有办法监管这些事。


施先生建议所有媒体记者,在中国的市场上随手拿一包食品,按其厂址去拍一拍、照一照就会了解真相:那些厂区和环境,
看一看就知道,是生产不出好东西来的,老字号也经不起参观。比如"德和"是国营的大食品厂,很有名的,做罐头的,出口企业,午餐肉、云腿大片,还有山楂片
等等。就说那个山楂片的制作非常的令人恶心,用大汽油桶,把很多山楂放在里面,头年采摘来的山楂用糖糟在里面,加入防腐剂"山梨酸甲",一般人以为是甚么
野果里提出来的防腐剂,其实就是苯甲酸纳,很多汽油桶,外表锈蚀的很厉害,到第二年的时候加工,铺成薄片,卷成卷,就叫"果丹皮",就这么吃,当你从那些
桶旁边走,闻起来的味道有些酸臭。他们自己的职工一般不吃,但大部分顾客眼不见心不烦,照样好卖。还有他们做的午餐肉,大量的骨头,用粉碎机打碎拌在肉类
中,我认为这样做的还算是很有良心的了。


施先生还提起了当年自己的一段经历:当时我的工厂生产米醋精,包装用的是回收来的,医院用的生理盐水输液瓶,有一次
到一家医院的附属制剂室,发现他们也在用同样的回收瓶做给病人输液制剂的包装,而那些瓶子的清洗过程,也是穿着白大褂的人工的拿把刷子在水里洗一洗,和我
的食品厂的清洗条件一样简陋。我是用来装醋,他们用来装注射液。


施先生说,据他观察,中国现在出口的产品在海外主要还是消费给海外生活的华裔,洋人基本不吃,中成药也是一样:我们
当时在国内办罐头厂,因为是资金少,所以也是靠买旧设备起家,曾经到中成药厂去收购旧机器,那个厂的设备不比我们食品厂好多少,很多设备也是很锈的,这样
的产品到了国外,所以被测出来重金属超标。你把再好的好东西拿上去加工出来也被污染了。


还有在中国有很多家庭式的食品生产加工厂,多在城郊结合部的民租屋里,很小的地方就是一个生产车间。比如有做酸奶
的,完全在没有任何设备和卫生条件的情况下生产酸奶,唯一的设备是封口机,他们只在包装上下功夫。


这些酸奶制造者的奶粉来源,有的是是糖烟酒公司,副食品公司的仓库中的破损堆料。这些公司从奶粉厂進的奶粉做批发,
由于仓库管理的混乱,老鼠很普遍,人为因素等,常年遗留了一些奶粉,最后收集起来有上吨含沙子、灰尘、烟头、纸箱皮等的奶粉,就卖给这样的个体生产者,他
们把其溶解过滤后,对上糖、防腐剂、酸味剂等成份制造果奶、酸奶。这类产品的造价很低廉,正规厂家无法和其竞争,也不得不想各种办法降低成本,怎么降低?
各有各的秘密。


在举了更多的伪劣名牌食品的制作过程后,施先生笑着说:"不过现在即使是不吃Made in
China的食品也还是不安全,因为中国人很聪明,比如中国产的蜂蜜按北美标准农药量超标進不来,他们就先出口到南美勾兑后再進加拿大,价格也比本地产的
便宜。"


施先生最后告诉记者,他认为并不是中国人愿意这么做,愿意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满假货的社会里:其实在那里每个人都是受
害者,祸根还是中共独裁体制。这么多年来为了维护其统治,中共真是坏事做绝,假话说尽,老百姓觉得自己受骗上当,又找不到出路,所以出于生存目地,想过好
日子的愿望,大家也学着中共造假,还能满足自己对社会的报复心理,当然最后人人都成了受害者。中共不垮,中国要是没有真正的民主和法制,我认为那里的食品
不会有可信度的。不是中国人天生坏,也不是中国人喜欢做有毒食品、商品,几十年前我们的上辈老人都是很讲商业良心的,"诚信"、"仁德"是就是很多这类老
字号的致富秘诀,全让中共毁了。


本文网址:http://www.aboluowang.com/news/data/2008/1011/article_60998.html


责任编辑:王笃若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