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新华社副总编夏林解密“旧闻”细节
22 May
2010 Comments (21)
in 时事评论
5月15日下午,新华社副总编、《参考新闻》编辑部主任、高级记者夏林先生到我校作报告。报告的主题是《从新华社玉树抗震救灾报道看突发新闻
事件工作规律》。报告中夏林先生提供了关于汶川地震、新疆“七五”事件、“神舟五号”返回等事件中几个不为人质的细节,
令人震撼。以下是本人根据现场录音整理的夏林谈话要点,可能存在不准确和模糊的地方,且未经夏林先生审阅,仅供参考。
1、记者假扮军人拍到汶川遇难直升机残骸
2、“七五”之后,没有“七七”
3、满脸鲜血出舱的杨利伟
1、记者假扮军人拍到汶川遇难直升机残骸
这架直升机的型号是非常老旧的苏联米-171,被称为“空中拖拉机”,根本没有黑匣子。这才导致失事后很长时间
都无法发现。残骸的大体位置是由民兵发现的,新华社记者李紫恒奉命前去采访。军方封锁消息,不愿意媒体披露,现场周围有军人看守。李紫恒
“顺来”了一套军装,混过了盘查。现场的士兵还让他帮忙干活。到了晚上,他和随行记者为了不暴露身份,在运尸袋里过了
一夜。他们徒步穿越山林,获得了第一手现场照片。他们把飞行员遗体照片发为内参,把飞机残骸照片公
开发表。结果军方还得反过来朝新华社询问飞机的具体位置。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8-07/07/content_8505669_2.htm
2、“七五”之后,没有“七七”
“七五”事件是新中国最严重的民族冲突之一。在此事件中共死亡 197 人(7月20日统计),相比之下拉萨“三一四”事件死者仅有18人(年底统
计)。
7月8日,在外出访的胡锦涛是得到新华社的内参后,经过对形势的判断决定回国的。导致他判断事态严重性的主要依据就是新华社提供的
内参。当事件从小规模冲突演变为汉族和维族寻仇的时候,民族矛盾便开始发酵。正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胡锦涛才决定回国全力处理此事。
http://www.chinanews.com.cn/gn/news/2009/07-08/1765279.shtml
政府在最初的应对当中,对部分维族人为主的闹事者针对汉族平民采取的虐杀采取了宽容到放任的态度。汉族认为“政府没给他撑腰”,
于是自发组织了自卫性质的反抗活动,7月7日汉族人针对维族人的围殴达到高潮。
需要指出的是,双方斗殴的主要参与者和对象都是底层无辜平民。那几天开私家车经过街道是没事的,但是公交车会遭到他们的主要攻击。
维族人在公交车站看到人们都上车后,就跑过去拦车,选择车内人多且无法逃生的时机掀翻车辆,点火,乘客们在公交车中活活被点燃。
在翻拣记者拍到的175张照片时,他看到17张就看不下去了。司法尸检显示,死者不但是被杀,简直可以说是被虐杀,
他们在失去生命之外,还遭到了羞辱。甚至维族的女人和孩子也参与了斗殴,女人们领着孩子一同起哄,甚至用她们的高跟鞋踩被打倒的汉人的眼
睛,还敲打头部。有孩子的脑袋被砍下来挂在街道围栏上。一个洗脚城的女孩尸体裸身被放到街上,以羞辱汉人。军方管制后,一条主要干道的
路南是维族,路北是汉族,两族群众的对峙“就像巴勒斯坦的隔离墙一样”,他说。
7月7日是事件发生的第三天,汉族群众约好上街,找维族人寻仇。政府发布会顾及情面,当然要说那句“没有死一个人”,但是新华社的记者们是肯定要上
街的。他们绕过被安排的采访路线,钻进医院拍摄了伤者和死者的画面。
事件被称为“民工打起来了”,因为参与斗殴的都是汉维两族群众中最底层的部分。照片显示,他们手里拿着棍棒,大多数光着膀子,有人
身上还有刺青。他对此说道,“走上街头的人都是一无所有的人。”
在反思事件出现的原因时,他这样说道:中国的社会结构现在还处于不稳定状态。不能维持稳定生活的人占了社会的多数。理想的社会应该是纺锥形的社会,
中产阶级占多数。现在我们的社会是金字塔形的,底层人数是最多的。如果中产阶级,生活稳定的人们占多数的话,他们一定最不希望自己现在稳
定的生活被破坏,因此也会积极主动的维护稳定的局面。
“七五”事件被评论为“新疆这块和田玉上出现了不可弥补的裂痕”。因为在当时的环境下大量发布真实照片,只会进一步激化民族矛盾,导致全国汉族对维
族的围攻,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新华社只能选择把事实报道出去的最小限度,对外发表,并刻意淡化7月7日
发生的第二波冲突的重要意义。这也就是所谓“七五之后,没有七七”。实际上,当时全国27个省级行政区的防暴警察都被派往新疆维持秩
序。
三、满脸鲜血出舱的杨利伟
当年“神舟五号”飞船成功返回,杨利伟出舱的画面经过现场直播传到全世界。画面上杨利伟尽管脸色稍显苍白,但身体状况还是良好的。他被一大群紧张的
工作人员赶紧抬出舱门。但是其实这时的杨利伟已经被处理过:他是满脸鲜血地打开舱门的,后来脸上的血迹被擦干了,重拍了出舱画面。
怎么会这样呢?杨利伟曾经在自己接受采访时透露了飞船升空和着陆时经历的险情。着陆时飞船必须采用升力控制技术才能避免无控制的加速坠落,就算如此航
天员们也要承受数倍于地球重力的过载。杨利伟说,他当时经历的有4个G,韩国航天员经历过10个G的过载因而受伤。实际上他本人也因为
重力过载而受伤了。
在飞船升空时,因为设计上出现的问题,杨利伟遭遇了严重的次声波,他自己称为“共振”。次声波能引发人体器官的
严重扭曲和损坏,是致命的,还被当做新型武器在发达国家研发。次声波持续了26秒,杨利伟形容“真的要以为自己要牺牲了”。
http://news.ifeng.com/mil/2/201003/0326_340_1587818.shtml
回到地球后,杨利伟向上级报告了以上设计上的问题,这些问题在下一代“神六”中得到了解决。费俊龙和聂海胜能“享受”正中靶心,垂直落地,有如预设
好情节一样完美的返航,也多亏了杨利伟的功劳。杨利伟“航天英雄”称号的确当之无愧。
另外,新华社在当年报道“神五”时采用的连线系统除了海事卫星,还有“铱星”的终端。尽管铱星在商业上是失败的,2000年就破产了,但得益于美国
军方等的支持,铱星系统本身依然为重要用途提供服务。
尽管已经尽力进行了核对,但恕不能对文字的准确度做出100%的保证,敬请谅解。
14:30更新:
1、本文是根据现场讲话录音整理而成,其中提到的事件要点均系出自演讲者本人所述。包括他在演讲当中还提到了一个新华社到中央的专线电话号码,后来
我回去查这个号码发现它是一家SPA疗养院的联系电话。这其中具体的原因是什么我也不好猜测。
2、有评论说新华社直接动用驻军记者的途径就可以获得直升机失事的采访权,为此我重听了录音相关部分,夏老师说,当时军方希望赶在媒体前面获取关于
直升机坠落详细情况,因此在自己的人赶到以前,不会配合新华社的采访。记者们为了抢时间采取了化装的方式。获得此新闻的新华社记者李紫恒是驻山东分社的记
者。
3、录音中还提到这种飞机缺乏导航设备,在充满雾气的环境里是依靠驾驶和导航人员相互喊话来确定方位的。在这篇文章里提到下列可供佐证的情节:
成都军区某陆航团飞行技术检验主任特级飞行员多么秀介绍说:“他(邱光华机组)是从理县过来。我一起飞他就跟我联系通了。
联系以后,我问他高度和位置,他
说快到汶川了。我说高度多少,他说2200。到了草坡乡侧方,我问他能不能看到我,他说不能。我就说我保持速度120,你保持180的速度向前追。他说
好。过了一分半钟左右,他就告诉我,我能隐隐约约看到你。我说你继续保持这个速度,到银杏侧方,他说,基本赶上你了。我说那就好,我就保持速度150。这
个时候,在银杏前方大约2公里左右,他的高度是2200,我的高度是1800。这个时候下面就基本看不清了。天气突变,低云。我就说,准备上去,到云上
去。我就直接拉升飞机上升高度,准备飞到云上去。他就告诉我你速度不要小于150,我保持120。我说可以。过了30秒,他又问一次,速度多少,我说速度
160。我说你是多少,他说是120。这时候就失去联系了。”
至于“没有黑匣子”这句话,它针对的可能不是这一机型而是那一架飞机。这也只是一种可能,因为后面没有同学对这一点提出疑问,也就没有得到他的当面
解释。
换一个角度,如果当时黑匣子是完好的,它拥有的发信功能至少可以保证在搜救范围缩小到一定程度时,能够快速定位;但是最终的救援任务仍然需要在缩小
包围圈以后,由人工翻越山岭才找到。这可能说明黑匣子的信号太弱,或者被密林与雾天干扰,或者黑匣子已损坏,都有可能。评论中提到的文章给出的照片中并没
有拍摄到黑匣子本身的那张照片,当然这句话也可能有强词夺理的成分在。
4、关于米-171机型是新是旧:香港的《经济日报》曾经说专家认为这一机型是老旧的,相关的凤凰卫视新闻片段见
http://www.56.com/u56/v_MzYyODEyMTM.html 。维基百科上
http://en.wikipedia.org/wiki/Mil_Mi-17
没有提供该机型和其他同类机型的比较。2007年《汉和防务评论》曾经有文章说我国开始组装此类直升机
http://bbs.tiexue.net/post2_2291187_1.html。
如果还有疑点也请在文后提出。谢谢网友的质疑。我希望自己至少还有不是故意传谣这种自信。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