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September 12, 2008

真相:是谁制造了三鹿毒奶粉?

真相:是谁制造了三鹿毒奶粉?
前几日回到甘肃,兰州的媒介朋友向我爆料毒奶粉事件,我暗自吃惊。此时刚进9月,媒体还是风平浪静,朋友告知我的原因,一是我的职业因素,二是被查出患病住院的幼儿,有几名直接来自我的家乡,让人闻之揪心。

9月8日,我从甘肃回到北京的当天,“肾结石宝宝”见诸报端,依据新闻“避祸”惯例,当时几乎所有的媒体都称其为“某品牌”奶粉,我知道“某品牌”即是三鹿,但搜遍Internet,三鹿厂方毫无音讯。

三鹿装聋作哑,直至9月11日,厂家名称被曝光。

厂商名称被曝光后,三鹿当即作出反击——

当天,中国西部天地商贸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三鹿集团合作公司)周浩义告诉记者:“1个月前,我们听到了一些情况反映,也是消费者反映,他们的孩子食用了我们的奶粉后,身体不舒服,因此,我们主动找到省卫生厅,通过省卫生厅上报卫生部,把我们所有流放市场的系列产品送样进行了检测,结果是我们的产品没有一样不合格的。因为我们的产品都是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生产和检测的,我们的态度也是对消费者高度负责的。”

周浩义接着说:“2008年,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我们企业的奶粉最低零售价都在25—30元,今年,我们企业没有18元价位的奶粉。至于市场上 18元价位的奶粉究竟是怎么回事,我们不清楚。我们三鹿慧幼系列奶粉的价格也都在20多元每包,根本不存在18元的价格。”

当晚7时许,三鹿集团传媒部部长崔彦锋告诉记者:“作为具有60多年历史的国家知名企业,三鹿几乎成了我国奶粉的代名词,因此我们具有极高的社会责任感,婴儿奶粉是专门为婴儿生产的,在生产中对理化、生物、卫生等标准也是完全按照国家配方奶粉的标准执行并全面检测的。我们可以肯定地说,我们所有的产品都是没有问题的。”

就在仅仅4个小时候,俨然以“奶粉皇帝”自居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产品召回声明,称经公司自检发现2008年8月6日前出厂的部分批次三鹿婴幼儿奶粉受到三聚氰胺的污染,市场上大约有700吨。

继续往下看,三鹿的拙劣表演——

9月12日上午,三鹿集团对外发布消息,此事件是由于不法奶农为获取更多的利润向鲜牛奶中掺入三聚氰胺。

我们再看三鹿怎样自打嘴巴——

消息继续阐明:三月中旬,三鹿就接到消费者投诉说孩子尿液发红,有结晶现场,公司立刻派人到消费者家了解情况,根据反映的产品批次,请求地方有关部门对产品进行了检测,同时到国家有关部门检测,结果显示产品符合国家标准。

6月中旬后,病例增多,并且有住院治疗的。我们向有关专家咨询产生的原因:通过对产品大量深入检测排查,在8月1日,得出结论:是不法奶农向鲜牛奶中掺入三聚氰胺造成婴儿患肾结石,不法奶农才是这次事件的真凶,并立即上报,而且通过卫生部发布会召回婴幼儿奶粉的声明。

如果三鹿不健忘的话,在15个小时之前,三鹿集团传媒部部长崔彦锋代表公司作出的声明是“可以肯定地说,我们所有的产品都是没有问题的。”

我们再来看三鹿嫁祸他人的观点,毒奶粉的元凶真是不法奶农吗?——

三聚氰胺,一种重要的氮杂环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生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广泛用于木材加工、塑料、涂料、造纸、纺织、皮革、电气、医药等行业,目前是重要的尿素后加工产品。此外三聚氰胺还可以作阻燃剂、减水剂、甲醛清洁剂等。

我们来看一起案例——

去年三月中旬以来,美国发生多起猫、狗宠物中毒死亡事件。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调查发现从江苏徐州安营生物技术开发公司和山东滨州富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口的部分小麦蛋白粉和大米蛋白粉中检出三聚氰胺,并初步认为宠物食品中含有的三聚氰胺是导致猫、狗中毒死亡的原因。

  针对上述情况,中国国家质检总局等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立即组织开展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上述两家企业因其部分出口的小麦蛋白粉和大米蛋白粉中蛋白含量不能达到合同的要求,违规添加了三聚氰胺,产品以非法检商品名义报关出口,逃避检验检疫机构的检验和监管。



我想到现在,只要不是白痴都应该明白其中道理,让牛吃三聚氰胺到底合不合牛的口味我不清楚,但我清楚检测牛奶中的蛋白质含量是奶粉达标的标准,和那些吃草挤奶的牛似乎没有多大关系,其实他们也实在没有办法掌握科技含量如此之高的作假办法。

其次,要达到如此致命剂量的三聚氰胺含量,在液状体的牛奶变成粉状体的牛奶之前,能不能办到还得看科技发展的快慢,以及数以万计的奶农形成有规模、有技术、有组织的三聚氰胺添加机构。

三鹿还在继续着自己皇帝的新装,而目前,三鹿公司称“公安机关已开始抓捕添加有害物质的不法奶农,追究其法律责任”。

我们预祝警方配合三鹿早日抓到不法奶农甚至不法奶牛,让三鹿皇帝的新装更璀璨夺目!





相关:三鹿:中国警方进入新西兰抓捕不法奶农



真相:步步揭秘三鹿的弥天大谎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